蹲点调研记·老社区来了新社工 能力之问

来源:
欧宝体育竞技
发布时间:
2023-09-09 02:31:32
浏览量:
1次

产品介绍

  长宁区愚园路1088弄,有种视觉对比鲜明的纵深:一侧是由城市更新而来的时尚商业,另一侧是晾衣架、外摆花盆构筑起的烟火生活。这样一种纵深,透视着现实的烦扰。伴随着城市更新,街边潮流小店挨个多起来,人流多了,区域公共空间、清幽生活难免被挤占、受影响,居民时有抱怨。

  一场露天电影多少缓解了龃龉:参与愚园路城市更新的经营主体腾出场地,商铺无偿提供饮料,江苏路街道则搬来放映设备。看完2个多小时的《智取威虎山》,一丝快意在每个人心头掠过,问题都变得好商量了。

  进一步考校,系统是关键词——以往,基层治理的“负累”除了要应付多头系统,也源于治理体系的局限。治理思路和资源囿于“小范围”内兜兜转转,有想法跟不上变化的窘境,也有施展不开拳脚的困惑。

  基层减负大背景下,减负与增能,有两层意味:一方面,要整合信息系统,解决原有基层系统登录口繁多等难题,提升数据可见可用度;另一方面,要打开原有治理“系统”边界,让多元力量竞相涌现,架构起有活力、有创新、能解渴的基层治理体系。

  聚焦看得见的“系统”,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正按照“一个门户、一个工具箱、一个基层治理数据库、一套标准体系”要求,加快建设全市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。在此基础上,针对慢慢的变多的复杂治理场景,探索进一步打开治理系统边界,让减负和增能实现闭环,各方正在进一步求解。

  闵行区浦锦街道江桦路、江柳路附近,聚集着多个低密度商品房社区。近年,小区基础设施陆续老化,引致投诉时有发生。

  打开居委会电脑,点开城运中心内网系统,浦锦街道新浦江城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桂苏雯婷一上午收到5条来自区域内的投诉,有涉及垃圾分类的,有涉及邻里纠纷的,她第一时间接单并实地查看,与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处理,并在系统中录入反馈情况。

  就在这台电脑中,这样的内网系统大小有近30个。不管人手多少,做到及时一一回复也成了难题。

  “工作手机上也同步会有短信提示,大屏小屏甚至来不及切换。”尽管多头系统抛来的问题也有轻重缓急之分,但社工们迫切期待一个相互融通的新系统能改变现状。

  今年3月,闵行区启动居村减负增能工作,着重解决居村反映的基础数据来源多,标准不统一,维护更新难;活动会议及报表任务多、重复填报;操作系统多,入口杂,需记忆多套用户名密码等问题。由区委党建办牵头,会同区大数据中心及有关部门成立居村信息化平台建设专班,具体落实居村一体化信息平台整体推进建设。经对居村在用的50个系统(其中国家级8个、市级26个、区级16个)调研梳理,按照框架重构、分级处理、尊重历史、未来统一的目标进行归并改造。

  归并带来巧劲,释放了部分治理力能量。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,以往社工们需要熟悉与公安、民政、人社、房管等15个部门打交道,掌握198项面向居民的服务类政策要点。得益于系统科学化迭代,居民区填表数下降75%、开具证明工作量下降80%。接下来该应用模块将与市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对接。临汾路街道副主任陈黛静更看重社工精力上的腾挪,“有了更多时间,走百家门、知百家情,做实民情日记。”

  相较于治理载体,打开治理理念和手势的边界,让多元主体力量加入,这成了年轻社工们一种更为主动的破壁破圈。

  近来,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岐山居民区90后社工王诗苑明显感到,针对愚园路1088弄的投诉少了。以往投诉工单里“扰民”是高频词:商铺三更半夜铺设广告,摄制组取景占道,周末客流堵了居民的门……起初,王诗苑觉得无从下手。人流量对商铺来说关乎生存,她只能在系统里接单,分派给网格社工,经处理形成回复再上传。这样的解决办法总是治标难治本。

  偶然间,她发现居民胡叔家里多了小盆栽。细问下,原来这是总部及办公楼落在愚园路上的经营主体——上海创邑实业有限公司的馈赠。从落地那一刻起,创邑就热情参加社区营造。在商言商,要在永不拓宽的小马路上做好生意,不仅要和街区风貌相投契,更要应和街巷里弄本有的烟火气——创邑抛出的商业逻辑背后,是营造一种多元主体共生共荣关系的巧思。

  比如放露天电影,就是创邑与街区“弄堂议事会”盘出来的点子。创邑甚至还出资为周边里弄装改衣架、雨棚,更换居民门前的花盆;与商铺商量夜间关门的时间……岐山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卫红发现,各方意识正慢慢转变:小马路不单单是居民的、沿街商户的,更属于每一个对这条马路有感情、有故事的人。

  “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”(简称“大鱼营造”),一家孵化于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的社会组织,成为从繁杂系统中“脱困”的年轻社工们寻找治理路径替代的新尝试。街道社区自治办潘贞吉坦言,对于“社区营造”的概念,社工们起初并不熟悉,在实践中加深了理解:“确实也是一种设计。设计的是治理方案的供给、处理问题的路径。”

  更重要的,营造改变了各方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认知和心态,让各方能站在一个平台上,各司其职、各展所长,共同推进问题的解决。对此,梅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陆东昇有着更为具象的认知,“以往我们推进项目,常要求少数服从多数。但几次同大鱼营造合作的改造项目,改变了这种窠臼。”他举例说,比如有居民反对人们在周边空地上跳广场舞,大鱼营造会追问原因,并推动大家在广场舞的时间段选择及播放音量上形成公约,在实践中逐步贴近最大公约数。

  上海外国语大学城市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俞祖成聚焦营造点出其中要义——其一要让各方清楚自己是社区的主人,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公共事务;其二,为居民提供规则化制度,只有改变了意识,建立了规则,才能真正赋能基层。

  系统归并和各方参与的社区营造及治理,为社工们腾出更多可以施展拳脚的空间,而这又能进一步转化为社区自身的治理能力,跳脱出条线框架,突破“只顾眼前一亩三分地”的局限,跨前一步想居民所想,解居民所难。

  北新泾街道新泾五村,房龄近30年。小区虽完成改造,但供水系统有待优化——4楼以上居民仍采用屋顶水箱供水。“优化供水不是非做不可的指标。但该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,不能再拖了!”年轻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冯冰清主动揽活。既然是非规定动作,意味着得自己找资源寻求技术甚至资金支持。她试着向城投水务网点相关负责人提出申请,请求将楼顶供水改成变频水,多番努力,通过了审批。眼下,居委会正向居民征询水表外移意见,便于后续改造。

  “不断上新的社区治理场景对社工能力的考验更全面。既要保持串百家门的水平,也要做应对解决各种难点的多面手。”北新泾街道办事处主任刘丽萍说,街道层面正力所能及为基层腾挪精力,“尽量把社区事务合理归并进行‘松绑’,用数字化加以‘增能’,让社工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解决眼门前的民生痛点难点。”

  这一点,小区里的新能源车主们颇有获得感。4月,北新泾街道成为沪上首个社区共享充电桩示范街道——“共享充电桩也不是必做指标,但看到小区里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车位矛盾、飞线充电隐患等,感觉长远来看这事儿必须得做,那还不如趁早干。”冯冰清说。如今,新泾五村安装的6个共享充电桩解了隐患和矛盾,更践行了低碳理念。

  有了成功实践,社工们开始主动找活,在责任田之外寻找增量,将主动探索得来的经验复刻到更多项目中。“这也是能力闭环的一种向度。”一位老书记这样点赞。